潜艇属于基地补给。都是回港后通过各种接头和口盖加油,加水,加电,补充物资和武器。二战德国人也发明了使用“奶牛”潜艇补充狼群的油品和食品,邮件和部分鱼雷水雷和炮弹(当时有甲板炮),以延长U型潜艇的作战时间,但受天气海况影响很大,补给速度慢,实际效果不佳。补给时候易受攻击。电影U571真实的反应了这一情景。
中国宣布远征索马里打击海盗,除了战法战术的演练,其次最重要的演练和实践科目就是如何实现有效的海上舰船补给工作,这是制约远征军作战效率的直接因素之一。
我们都知道中国早在80年代就已经掌握了远洋补给技术,并为出访舰船成功实现了多次的海上补给服务。目前中国海军的海上补给能力已经具备一艘补给船同时为三艘舰船同步补给的能力,跨入海上补给技术先进的国家行列。这次我们预计派遣两艘导弹驱逐舰和一艘综合补给船,通常,综合补给船会作为编队的指挥舰,作为指挥这三艘舰的“旗舰”。
舰船补给的主要包括舰用工业水、电、生活淡水、新鲜蔬菜、水果、***、燃油、药品等等。通过补给舰的垂直补给(直升飞机)、横向补给(舰舰之间)等方式实现上述物资的补充。
说到本次远征索马里之行,其可能的补给方式包括海上补给和有限港口补给方式两种,其中前者是主要的方式,后者是补充方式。海上补给通常是通过两种方式,一种就是干货补给,比如一箱子苹果,这样的补给基本上是通过直升机空中调运(大型补给舰上一般可以装两到三架直升机),即垂直补给;另一种是液货补给,包括燃油等物资,通过管子上输送过去,即横向补给。
通过本次远征第一期为期3个月的时间,我们可以推断出主要是以海上自足补给为主。一般海军舰艇出海执行任务,时间最长的是美国,六个月一轮换。就算是美国几艘***参与行动,也是前面巡逻的舰艇已经执行了四五个月的任务后需要进行替换,新的舰艇来之后,已完成任务的舰船才能离开,一般而言其执勤时间是六个月。我们这次去确定三个月的执行时间,就是因为我们在那个地方没有海军基地、港口和码头,舰船整天在海上漂着,舰上指战员会非常辛苦,另外补给船也需要大量补给,吃的、喝的、药品、医疗、器械等等所有的补给任务,这些都是非常辛苦而繁重的工作,另外补给船携带的物资毕竟有限,尤其是特殊物资(***、特材等)只能在专用基地补给,因此三个月轮换对于我们的索马里远征军来说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时间。
顺便再说一点,有限港口补给方式也是一种不时之需,在亚丁湾附近的港口是吉布提,但考虑到各方面因素,我们可能会将远在2000公里之外的卡拉奇作为自己的备选补给基地,毕竟中国与巴基斯坦保持盟友关系,况且中国进驻卡拉奇本身也是一种走向印度洋的战略姿态,会有一举两得的效果。
古代的京杭大运河也是可以“连水带船一起提”的,只不过效率比较低罢了,只是效率再低的水运也好过牛车马车穿山越岭的陆运。
没有电的时代,怎么做到“连水带船”的一起从低水位提到高水位呢?或者从高水位把船放进低水位呢?
有一个水利名词叫做“提水闸,”顾名思义,一看就明白怎么回事。
对,很多河流之上有些闸门修来就是专门“提船”的,请看图片!
先说让船从高水位到低水位去吧,怎么做?
先稍微提起上游闸门,让水流从闸门底部慢慢流进闸室,不要一下子全部提起,一下子猛提,巨大的水位落差会冲翻上游那些等待通行的船只的。
等闸室的水位和上游水位一样高低了,大开上游闸门,让船只进入闸室,关闭上游闸门。
稍微提起下游闸门,让闸室的水流慢慢往下游流去,一样子的注意点,不要全部提起闸门,欲速则不达,巨大的水位差距会冲翻闸室的船只的。